感謝關注耳機俱樂部網站,注冊后有更多權限。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賬號?注冊
x
接觸聽音設備半年,本來只是想一步到位買來聽的滿意就行,但越試聽越是覺得搭配很麻煩。我看評論盲狙的幾個產品都不是很稱心,所以閑來無事,以自己的對比試聽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。 我聽過的設備有限,但是對于設備之間的對比,我認為還是有參考的價值。我更多是聽音樂帶給我的感受,聲音均衡不在我的考慮范圍內,我只追求符合我的喜好。設備線材有租有買。 一、目前配置: 電源:電處NIAGARA5000(電源線金威鉆星20A) 音源:PC(電源線OVAL MK2,USB Stealth Select T,振華金牌電源、M11G,9900KS) 界面:Ideon 3R master time(電源線雅圖FLOW,USB 還在考慮晶彩、DL或者LIVE CABLE等,沒買) 解碼:Dave(電源線金威鉆星,XLR超時空The One ) 耳放:US5PRO(電源線NBS3+) 耳機:HD820(耳機線超時空echo live、Bispa純) 二、對比經驗 (一)USB線 還有印象的線有銀彩單皇冠、Stealth Select T、天樂LOGOS、線世界白金8、AIM UA3,除了前兩個,其他都非同一時間對比試聽。 1.單皇冠聲場和均衡感都最好,畢竟幾倍的價格,二手也挺貴的。 2.Stealth聲音立體感非常強,聲音上下左右分離度非常明顯,讓聲音充滿耳罩甚至超出耳罩物理范疇的感覺,但是對于聲音的漂白確實嚴重。 3.線世界白金8,樂器的打擊感給我印象比較深,人聲的凝聚感強,高頻沒啥特別感受,聲場一般,對于喜歡這種感覺的人來說應該很好。我還買了個2米的星光8,不對比用著覺得好像OK,一對比真是全面弱于白金8。另外提一下我在最早買的TT2 USB嘗試了機線、星光8、白金8,覺得一點區別都沒有,我個人認為TT2可以不用浪費錢買中間價位的USB。貴的USB買來時候我已用了DAVE,所以提供不了參考。 4.天樂LOGOS,聲音會有點粗線條,但是有自己的味道。個別歌手會覺得根本不像那個歌手,例如王力宏、張惠妹(我也就聽這兩位的現場),聲音明顯粗厚的感覺,但是聽類似張學友嗓音我個人感覺還可以,自己斟酌,反正這線可以租。 5.AIM UA3,聲場比起CHORD機線沒區別,和我解碼配上覺得聲音偏刺,就沒有多聽,銀線普遍有的特色它應該也有吧,沒有可分享的。 (二)電源線 銀彩雙皇冠、巫毒空氣龍、金威鉆星、NBS3+、雅圖FLOW、分析家MK2、NBS小飛龍、極電7、白金7等等等一大堆。買或者租這么多的原因是因為DAVE換電源線的區別真的就是一耳朵,別的設備不換,起碼給解碼上個旗艦線。另外中間價位的線不建議換,和幾百塊的散線范登豪只是風格區別罷了。 1.金威鉆星:聲音層次感最佳,我最喜歡,聲音也屬于有力量那種,高低頻音色都兼顧。 2.NBS3+:聲場大、低頻打擊感強,聽男聲很好,高頻不太行。 3.巫毒空氣龍:聲場最大,音色均衡,低頻鼓聲和NBS是兩種感覺,鼓聲不像NBS那樣集中于一點,分離感比NBS明顯。但在我搭配上,這一根線不論用在耳放、還是音源,均蓋住了金威電源線在我解碼上的效果,便沒有購買。 4.雅圖FLOW:我覺得很均衡,不是厚聲,但是咋說呢,放搭配里面不是劣化,那我覺得就很好。印象深刻的是用OVAL MK2聽林俊杰的歌明顯的齒音和刺,雅圖不會。 5.銀彩雙皇冠:在解碼上,層次感明顯不如金威鉆星。在音源上和雅圖對比過,記憶不深,感覺整體都很好,銀彩在有些歌會顯得更粗或者說厚一點,但不是我想要的,覺得還是雅圖恰到好處。 (三)M scaler 作為租來的東西,唯一全套機線的設備,PC連M再連Dave,或者N100C接M接Dave,我覺得真的差異特別小,就是聲音稍微耐聽一點,飽滿的感覺稍微強一點點,結項有一點點變化。如果只用一根BNC,聲音還會明顯的靠后,感覺很怪異。按照大家Qutest的感受,我覺得這機器原配電源是一定要換的,不然錢就打水漂了。 好處是這個機器的升頻比起HQPLAYER,我覺得是保留了原曲特色的。我用T1配合HQ的升頻就感覺很好,但是用HD820就明顯覺得HQ雖然密度、分離度強了,但是樂器的強弱表現和原曲不同了,好還是不好看個人判斷了。 (四)N100C 機器用線世界BNC接DAVE的話,聲音明顯比PC干凈太多,干凈的感覺和PC加3R差不多,但是聲音力量感遠遠不如PC接3R。租來感受數播操作的,作為從小玩電腦的,我接受不了手機或者平板操作,放棄。至少同價位,PC加界面聲音已不輸這機器,更高價位也沒有發現符合我心儀操作的產品,為了聲音買CD或黑膠?對我來說是不可能的。 (五)3R master time 這個對于PC提升很明顯,又或者說這個設備有一定自己的個性,因為不管PC接和N100C接,都會使聲音動態和量感明顯加強。我PC 12個風扇,主板USB直出,用了這個之后的聲音我覺得和N100C一樣干凈。 我個人嘗試,這個機器前后USB線對聲音都會有影響,前面的USB用CHORD 機線和Stealth對比,明顯Stealth讓聲音的分離度層次感強很多,而且Stealth用在前面并不會感覺漂白了聲音,只是單純提升了結項分離感,感覺很值得。后面的USB線接解碼那肯定有影響了。不同電源線也有區別,聲場好像沒啥影響,主要對聲音密度,但是我感覺區別小于DAVE換電源線。 (六)HUGO TT2 入門不久沖動下單的一個設備,當時并不想花太多錢。我覺得這個設備帶給我的聽感是很好的,聲音不像萬元解碼干巴巴(我就聽了幾個可押金試聽的,求求你們別噴我),就是可提升空間幾乎沒有(因為現在覺得電源線區別巨大,這機器換電源不給保修,又不能熱插拔)。濾波4個模式,遠不如XFD0和1的區別大。沒有對比,就沒有傷害。TT2聲音信息量、寬松度和聲場開闊度都不如機線DAVE,更不要說和換過電源線的DAVE。 (七)Dave 體積和聲音結合來看,我在可試聽的機器里別無選擇,我不大的桌面也沒法擺放45*35的機器。翻倍的價格能獲得更好的體驗么?我相信肯定會,但是十萬以上的機器一般都是店里試聽了,我臉皮薄一般不去和店老板聊天。DAVE這個價位很多機器淘寶還是可以租到的,強烈建議大家買這么貴的東西一定要多對比聽一聽,而且要盡可能控制變量,如果去店里試聽最好帶著自己的機線,用自己同款耳機。別沖動,一進一出浪費錢。 以上均為個人感受,歡迎討論分享,歡迎提供建議,畢竟我也還沒折騰完自己這一套。 請教下,音源上除了信號重整的,還有沒有什么可以兼顧PC便利性的好產品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