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者第一時間收到了飛傲近期重磅新品,我管它叫鋼鐵小飛俠——FH7s。 FH7s為1動圈4動鐵混合單元耳機,定位次旗艦級別,因為動圈、動鐵單元,使用了和旗艦款FH9相同的配置,所以人送外號青春版FH9。 ![]() 圈鐵混合單元耳機不是新鮮產物,重在調音和不同單元間的頻段銜接。當下對大廠來說,已經不算特別困難的事兒了。動圈部分,FH7s使用了相當大尺寸的,13.6mm DLC振膜單元(DLC類鉆石球頂振膜);而動鐵單元,分別為兩顆客制化樓氏中頻動鐵+兩顆客制化樓氏高頻動鐵,客制化就是定制,飛傲獨占的。 相同單元配置下,有著青春版FH9之稱的FH7s,二者區別主要在于腔體外殼的材質,FH9為純鈦腔體,FH7s為5軸CNC精加工的鋁合金腔體。 ![]() 當然,FH7s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。除了量身打造的S.TURBO專利聲學濾波技術(可以理解為有一定的凈化作用,同時渦輪結構強化低頻表現力);還有陷波聲學濾波技術,在腔體內設置陷波共振腔,盡可能消除聲音傳播路徑中,如耳道、腔體、音管等,產生的諧波共振失真,抑制齒音,提升高頻延展性能。 而第二代半開放式腔體,我之前反復提及過,好處有二。一個是在聆聽體驗上,大幅降低入耳式耳塞使用時的“悶頭”、“堵塞”感,長久聆聽更為舒適;另一個是就音質層面,明顯提升聲場的開揚度表現,為聲音帶來更良好的自然度,通透感。 ![]() 此外,FH7s線材配置為單晶銅鍍銀,可更換式插頭設計。這也意味著,飛傲的耳機類產品,中、高端系列全部配備可更換式插頭。 但以上并非我想強調的重點。 其實FH7s有很多小改變,也相對出現了很多的把玩小樂趣。 FH7s的外觀設計,可以看到FH5s上鱗甲語言的延續,回顧之前飛傲做的很多種視覺元素,無論“水波紋”、“鱗甲”、“六邊形”等,單從“圓潤”或“棱角”角度來看,FH7s應該是第一款完整展現“飽滿又線條的肌肉感”的產品?v觀整個飛傲產品線,FH7s的外觀其實是非常獨特的。這是一種“感覺”,相信對外觀敏感的朋友,同樣能察覺到這份獨特。 ![]() 當然,無須擔心“飽滿又線條”的FH7s,在佩戴中會存在硌耳朵的情況,因為這些棱角和線條,一絲一毫都有著細微處的“圓潤化”處理,佩戴舒適,沒有任何侵略感。 除了視覺的小樂趣,我很久沒有細說過關于包裝和配件了。FH7s這次在包裝上,有了很多細微變化——放置耳機的模塊,由以往的發泡材質,更換為更為利落清爽,且便于取用的“模型卡片”,自此告別了每次都要從泡沫中費力“摳”耳機的操作模式。 附送的配件中,竟然有個大容量耳塞套收納盒,看著各種心愛的耳塞套整齊碼放在盒子里,合上蓋子,細微處體現了對強迫癥玩家的關懷,簡直是耳塞套玩家的福音。而飛傲的耳機收納盒,更是我從大量收納盒中遴選出來的,我自己長期使用的,最為實用的耳塞收納好物。除了內部對每個腔體有獨立保護空間,其容量和方形形狀的優勢顯而易見——剛好還可以再裝個小尾巴+USB線在里面。 ![]() 說到耳塞套,FH7s除了附送滿滿一盒各種海綿、硅膠、雙節套,額外還附送了一袋Spinfit耳塞套。這還不算重點,同FH7s一同發布的飛傲耳塞套新品,HS18耳塞套,FH7s也有附送。 HS18耳塞套我必須強調一下,這東西就和玩大系統的愛好者,喜歡玩避震釘、墊、電源、地盒等各種附件一個道理,玩耳塞當然逃不過折騰耳塞套,無論微調聽感,使其更加符合自己的喜好,還是以低成本換取更多折騰的樂趣,都是把玩這些附件的意義所在。 而音頻附件類產品,我自己從小耳塞玩到大系統,幾乎都有所接觸,對我來說這是享受折騰樂趣的重要環節。而就我這些年的經驗來看,使用附件類產品,大概率的結果,是改變聽感,小概率的結果,是改善音質。這里面要注意“改變”和“改善”的區別。改變容易,改善難得。 ![]() 強調HS18的驚喜,給FH7s換上這款耳套后,對音質竟然有著明確的改善價值。HS18為柔軟的進口醫用硅膠材質,傘邊厚度為0.4mm,得益于材質本身,可以說無論看起來還是摸上去,明確的柔軟,帶來的佩戴舒適度是很直接的。 最主要還是HS18改善音質的作用。測試FH7s時,我更換了大量耳塞套進行聆聽對比。下面就FH7s使用一般耳塞套的聲音特征,以及更換HS18耳塞套后的改善作用,對FH7s的聲音進行總結。 ![]() 筆者使用最近非常心頭好的AMS NEVE 88M音頻界面直接驅動FH7s,也分別使用了隨身播放器產品、小尾巴產品,對FH7s分別進行了測試。 最先發現的是FH7s很容易驅動,臺式、隨身便攜設備下,都可以明確感知到前端音源的素質水平,在音色匹配性上也并不挑前端,前面給什么,FH7s就展現出來。因此很容易就找到FH7s比較有自己代表性的聲音特點。 1、FH7s很容易察覺到其聲音低頻部分,是夠“兇”且“猛”的,這應該得益于13.6mm的大尺寸動圈低頻單元,足夠強勁的低頻能量得以呈現,這是“兇”的一面,而“猛”的一面,應該是和其動圈單元的DLC材質球頂有關,材質阻尼高、質地輕、剛性強,因此在足夠能量低頻下,對能量也有良好的控制力,聲音不拖泥帶水的速度感,同樣得以呈現,來去自如,拳拳到肉,還絲絲入扣。 ![]() 2、FH7s第二個容易察覺到的,是聲音的純凈感,我猜這可能來自于兩個專利技術,上面提到了,FH7s內置S.TURBO和聲學陷波這兩個濾波技術,對耳機的三頻,由內而外,從腔體到導管的雜波,都存在凈化效果。因而帶來的聲音全頻純凈感,使得FH7s聽起來從來不會存在聲音“臟”、“亂”的感覺,是因為各種諧波、雜波、衍射、串擾等失真,都在整個路徑被盡可能凈化掉了。 3、FH7s擁有大聲場開揚度,這是第二代半開放聲學腔體技術帶來的好處,聲音聽起來不拘束,聲場更大,頭中效應低,甚至是有一定的“箱”感,很多聲音元素,發聲時,聽起來是在人頭以外、耳朵以外的。這同樣也為FH7s的聲音帶來了良好的通透感。 4、無出意外的,整體來看,FH7s作為系列次旗艦的定位,仍然秉承飛傲的調音理念,定制婁氏動鐵單元,保證良好聲音素質。FH7s的聲音,是非常單純的三頻能量均衡、高解析力、純凈、無染高還原、高透明度、高通透開揚度走向。 ![]() 通常來講,就音樂曲目的適應性,我會認為FH7s很適合搖滾、流行人聲,以及小編制器樂。 說回HS18耳塞套,FH7s換上HS18后,音質竟然有不錯的“改善”,也就是提升效果?陕劦氖,聲音結像更加細膩、清晰。我不敢說耳塞套提升了FH7s的解析力,聲音質感也不敢說產生了本質變化。但結像的線條感,聽起來更好,聲音整體更流暢、順滑。也是因此,連帶著聲場開闊度,層次感,也有著可聞改觀。但這還不是最關鍵的,關鍵在于,音色上的潤度有所變化,中、高頻段更為氣態的自然感,或者叫鮮活、血肉感。低頻彈度有變化,低頻氣態感帶來的寬松度有所增強。我猜想是材質的“薄”、“軟”,帶來聲音特性的改善。 換上HS18后的FH7s,我聽來即便是聆聽大編制交響樂,也是非常合格的。 這就讓我想起官方發布會時介紹的——頻響曲線不能代表聽感,但可以看出聲音能量分布。一個好的耳機,其基本聲音框架終歸要做好,著良好的聲音基底,玩家才有機會通過各種附件的把玩,得到更為符合自己理想的聲音狀態。 除了耳塞套,FH7s還附送了不同聽感的可更換式導音嘴。整體可玩性確實非常強,聲音基底扎實,留給玩家更多的探索空間。所以我說FH7s,是潛能無限的鋼鐵小飛俠。 |
聯系我們|有害信息舉報:010-60152166 郵箱:zx@jd-bbs.com|手機版|Archiver|黑名單|中國耳機愛好者俱樂部 ( 京ICP備09075138號 )
GMT+8, 2022-9-21 14:52 , Processed in 0.061523 second(s), 25 queries , Gzip On.